11月7日下午,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👊、博士生導師、藝術學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王廷信教授,上海大學博士生導師藍凡教授做客首屆藝術學理論學科學術交流周。王廷信、藍凡分別以《歷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》《世界與真實 藝術與虛構》為題作了講座🤳🏽。講座由MK体育藝術學研究所所長、藝術學理論學科帶頭人馬衛星教授主持⚇,音樂學系、作曲系教師及本、碩、博學生聆聽了講座。

講座中,王廷信主要講述了歷史文化資源的界定、分類及特征🧪,分析歷史文化資源的困境與機遇、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傳統方法😹、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數字方法,以及闡述了歷史文化資源數字化保護的案例🏄🏻♀️💂🏼♀️,最終探討傳統方法與數字化方法之間的關聯,展望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未來。

藍凡在講座中闡述到👴🏽,世界是“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”的真實世界,這種真實世界是依賴人類的全部感官所“感知”的世界。隨著人類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🆔🫴🏼,人類對自身及周遭世界的感知也在發生著“日新月異”的巨變−−原來我們認識的世界只不過是世界的“滄海一粟”✒️。藝術是人類創造的,為了精神交流的世界。這一人類所創造的虛構世界,歷來被要求反映真實的世界,但隨著人類“感知經驗”的積累−−知識經驗和實踐經驗的積累,藝術虛構的世界卻越來越反映人類所“感知”不到的真實−−人類依靠大腦建構的彼岸世界。

整場講座條理清晰、語言凝練、圖文並茂,既富有邏輯性✍️,又不失生動,深受在場師生們的一致好評。講座結束後,學生們踴躍提問,體現出MK學子積極求知的精神風貌。
撰稿🅰️:音樂學系黨總支 牛小源、曹健
攝影:現代教育技術中心 崔如許
編審:黨委宣傳統戰部